保险又要涨价了!2.5%预定利率即将成历史,8月31日全面下架
最近保险界又有大动作,预定利率即将从2.5%下调到2%,8月31日24时就是新旧产品切换的大限。
	
这一消息一传出,整个保险市场都“炸锅”了,很多人都在问:这预定利率下调到底是怎么回事?对我们买保险有啥影响?
	
今天,咱们就来好好聊聊。
	一、预定利率,到底是啥?
简单来说,预定利率就是保险公司在设计保险产品时,预估的一个投资回报率。
	
保险公司收了咱们的保费,可不是放在保险柜里睡大觉,而是拿去投资,比如买国债、企业债券,或者参与一些大型基建项目。
	
	预定利率就像是保险公司拍着胸脯告诉你:“我拿你的钱去投资,预计能有这么高的收益,到时候会按照这个收益给你回报。”
打个比方,你去银行存钱,银行会告诉你一个年利率,你存1万块,一年后能拿到多少利息,这个年利率就有点像保险里的预定利率。
	
不过保险的预定利率更复杂些,它不仅影响你未来能拿到多少钱,还直接决定了你现在要交多少保费。
	
二、为啥预定利率会下调?
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环境的利率在持续走低。
	
看看现在,银行存款利率一降再降,10年期国债收益率也徘徊在1.7%附近 ,就连5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都低至1.3%。
	
保险公司投资的“钱袋子”收益少了,如果还按照之前2.5%的预定利率给客户承诺回报,长期下去,很可能出现投资收益比给客户承诺的收益还低的情况,也就是利差损风险。
	
	这对保险公司来说可太危险了,所以下调预定利率势在必行。
另外,监管部门为了防范系统性风险,确保保险行业稳健经营,也在引导保险公司合理调整预定利率。
	
三、预定利率下调,保险产品会咋变?
1. 储蓄型保险:收益明显下降,保费或上涨
像年金险、增额终身寿险这类储蓄型保险,预定利率下调后,最直观的就是收益变少了。
	
以前预定利率2.5%的时候,你每年存10万,存5年,可能到第20年保单现金价值能达到80万;
	
	但现在预定利率降到2%,同样的存钱方式,第20年可能就只有70万左右了。
如果还想在未来拿到和以前差不多的收益,那现在就得加大投入,也就是保费要上涨。
	
比如以前每年交10万就能实现目标收益,现在可能得交12万左右。
	
	这就好比你去买苹果,以前5块钱一斤,你花50块能买10斤;现在苹果涨价到6块钱一斤了,你还想买到10斤,就得花60块。
2. 保障型保险:保费大概率上涨
重疾险、定期寿险这些保障型保险,保费也会受到影响。
	
	虽然保障型保险不直接提供投资收益,但预定利率下调后,保险公司投资收益减少,为了保证未来有足够的钱赔付客户,就只能提高保费。
就拿30岁的小王来说,他想买50万保额的重疾险,在预定利率2.5%的时候,每年保费可能是5000元;
	
	预定利率下调到2%后,每年保费可能就涨到5500 - 6000元了,涨幅大概在10% - 20%。
四、普通消费者该咋应对?
面对这次预定利率下调,咱们普通消费者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选择。
1. 如果你有保障需求。
	
	毕竟风险不会因为保险产品涨价就不来找你,早买不仅能享受相对较低的保费,还能早点拥有保障。
2. 如果你有储蓄理财需求
年金险、增额终身寿险这类产品,虽然预定利率下调后收益不如以前,但它们的优势依然很明显,比如安全性高,收益稳定,能锁定长期利率。
	
在当前利率下行的大环境下,把一部分钱放在这类保险产品里,还是能起到很好的资产保值增值作用的。
	
	不过在购买的时候,一定要多对比不同产品的收益情况,选择最适合自己的。
这次预定利率从2.5%下调到2%,对保险市场来说是一次大变革,对我们消费者的影响也不小。
	
大家一定要抓住8月31日这个时间节点,想清楚自己的需求,做出最明智的保险规划。



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