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80万保险代理人又要被洗牌了 以后只留精英人才?
保险行业这几年的变化,用“翻天覆地”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。
从2019年近900万代理人的巅峰时期,到如今有人说降到280万,还有说法是只剩100多万,这数字的锐减背后,是整个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洗牌。
尤其是最近,金融监管总局推动保险营销体制改革,各大保险公司又密集推出“精英计划”,这一系列动作都在释放一个信号,保险代理人的新一轮洗牌真的来了。
从900万骤减至100多万?
想当年,保险行业靠着“人海战术”疯狂扩张,不管什么背景,只要愿意干,似乎都能穿上西装成为保险代理人。
但这几年,这套玩法彻底行不通了。数据最能说明问题——2019年,国内保险代理人数量达到910万的峰值,可到了2025年初,很多人说已经不足300万,甚至有说法是只剩100多万。
这背后,可不是简单的“裁员”,而是行业发展逻辑的彻底转变。
以前保险公司靠拉人头就能做大,现在不行了。一方面,客户的需求变了。安永发布的《2025年全球保险业展望》显示,73%的投保人不再满足于传统理赔服务,而是想要健康管理、网络安全等“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”。说白了,客户现在要的是“专业顾问”,不是只会推销产品的“销售员”。
另一方面,政策也在倒逼行业转型。2025年4月,金融监管总局发布《关于推动深化人身保险行业个人营销体制改革的通知》(以下简称“通知”),明确要推动个险渠道从“人海战术”向专业化、职业化转型。这一下,就像给狂奔的“人海战车”踩了急刹车。
通知涵盖多个关键方面,条条都直击行业痛点。例如,在提升保险销售人员专业化水平上,要求保险公司健全完善保险销售人员招募选任、岗位培训、销售授权、行为管控、考核评价、激励约束等全流程制度体系,以此增强代理人的合规意识、专业水平与服务能力,提升客户满意度。
比如,以后在招募代理人时,不能再像以前一样“来者不拒”,而要严格筛选,确保新加入的代理人具备一定素质基础;在培训上,也会更加系统、专业,帮助代理人真正掌握金融、保险、医疗、养老等多方面知识。
保险公司纷纷推出“精英”计划
眼看行业风向变了,各大保险公司也坐不住了,纷纷推出高端代理人招募计划,打响了“精英人才”争夺战。
例如,7月2日,平安人寿启动“保险康养顾问”培养计划,把代理人从单纯的销售升级为“生命财富保障、医健养老服务”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提供者,要求他们兼具“金融顾问、家庭医生、养老管家”三重身份。
再往前看,太平人寿的“S计划”全球人才招募方案,要让业务人员变成健康服务供应商和业务多面手,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养老、健康和财富管理服务。
友邦保险的“HEA精英计划”更直接,瞄准28-45周岁、本科及以上学历,有管理岗位经验或自主创业的企业主等精英人才。
这些精英计划的门槛有多高?看看数据就知道了。友邦的“HEA计划”要求本科学历;中国人寿“种子计划”金融保险规划师明确要大学本科以上学历,还得有经济、财税、法律等行业从业经历;中宏保险对媒体表示,2024年新招募代理人中,70%有管理岗位经验。
能力要求更是今非昔比。以前可能只要懂点保险条款、会说销售话术就行,现在得精通保险、金融理财、医疗健康、养老规划、税务法律等复合知识,能同时扮演金融顾问、家庭医生、养老管家等多重角色。用业内的话说,现在的代理人得是“全科医生”,啥都得懂,啥都得会。
保险行业的这场大洗牌,对很多人来说是“危机”,但对有准备的人来说,更是“转机”。当行业从“野蛮生长”走向“精耕细作”,那些真正专业、能为客户创造价值的代理人,才是未来的主角。
280万代理人的转型之路或许充满坎坷,但只要方向对了,就不怕路远。你准备好迎接这个“精英化”的新保险时代了吗?
- 上一篇:没有啦!
- 下一篇:2025年“7.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”:爱和责任 保险让生活更美好